按照“改造自我,服务农民”的核心要求,为认真落实全省供销社工作会议精神,积极参与“新网工程”,不断优化资产结构,2015年我公司对综合大楼立体库进行升级改造为冷库。
综合大楼立体库(2~4层)建筑面积2132平方米,冷库面积1596平方米,库内净高2.75米,共21间高低温两用库,总储藏量可达4300吨,总投资近1000万元。主体工程由山西天山盛世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设计与承建,于2015年4月开工,11月投入运行。制冷机组采用三台风冷180匹并联机组,主机为松下半封闭压缩机,制冷剂为氟利昂R22,蒸发器二三层为双翅节能铝排、四层为松下风机。配套遮雨棚550㎡,630KVA箱变1台,3吨货梯2部,搬运车6辆,专用托盘20个,监控系统全覆盖。
冷链物流泛指在一些特殊需求商品的生产和消费环节中,为了保证这些商品在生产、贮藏运输、销售,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,以保证其品质的一项系统工程。为了保证实现这项系统工程,实现在物流中的温湿度监控、数据传输等功能,应用了很多技术,主要包括:
1.全球定位系统(GPS)
全球定位系统具有海、陆、空*********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。GPS作为移动感知技术,是物联网应用到冷链物流中重要技术。GPS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,使得测定地球表面三维坐标的方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,从数据后处理发展到实时的定位与导航,极大地扩展了它的应用广度和深度,对冷链物流运输车辆与物品的位置实时查询和定位。
2.射频识别技术
目前RFID是物联网技术在冷链物流中运用的基础和关键技术。在生鲜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,RFID技术可实现商品的自动化登记,货物的基本信息,如产地、品类、温度等,也可由标签获得,并可直接在库门处检查,减少核对和开箱检验的环节,节省作业时间。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,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,实现商品的识别,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,实现对物品的“透明”管理。
3.物联网技术
物联网技术的应用,能提高冷链物流仓储管理水平,库存过程中随时收集货物温度信息,出现异常时系统能够发出报警,降低货损率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推进整个仓库实现可视化,大力提高保管质量、实现仓储安全,并能实现仓储条件的自动调节,提高仓储作业管理效率,从而降低物流成本。
4.全程可视化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
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同时向所有参与者实时数据传送,减少信息失真现象,与更多客户分享物流各环节的作业状态,实现全程的可视化、冷链物流资源利用的高品质化,使冷链上的企业能更及时、准确预测需求变化,推动大幅度降低库存水平。
5.终端温控查询体系
终端查询体系将客户端与冷库温度监控预警子系统、GPS温度监控跟踪子系统整合在一起,使客户通过网站、手机客户端能够随时查询商品状态,从而建立了完善的温度记录及追踪体系。
目前,我公司与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温度监控平台已******对接,已实现冷库温湿度全程监控,确保产品质量。公司冷库总体储藏量3.5万吨,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实力,提高供销社品牌形象,为发展“三农”做出应有贡献!
0351-4425876
(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
8:00-18:00)
扫描二维码:
(鼠标经过二维码可放大)